招生热线0577-86680800 International Admission

招考信息备

您的位置: 首页 > 招考信息备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书写温州大学改革发展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0-04-09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先后23次来温州考察调研,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希望温州续写好改革创新史,努力在加快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希望办好温州大学,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两校合并 建设浙南唯一综合性大学

2002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温州考察调研经济工作并作题为《希望温州把创新史继续写下去》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收录在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一书。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别要办好温州大学等高等院校。”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2004年5月19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合并温州师范学院与原温州大学两校的基础上,筹建新温州大学。

“温州有750多万人口,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与杭州、宁波相比,温州高校无论从规模、数量、层次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尽快建设一所多科性、有一定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更是当务之急”,当时的新温州大学筹建组组长钱成良深有感触地说。

合校前,温州师范学院的师范教育源远流长,基础学科实力雄厚,但囿于师范教育特性,学校难以在应用学科领域开创新的天地;原温州大学的专业设计紧密对接地方需要,但限于专科办学,水平能力总体不足。合并后,两校的教育资源得以整合,优势得以互补,学校办学层次大幅提升,办学实力快速增强,实现了从“组合”到“化合”,推动了温州高等教育事业的巨大跨越,浙南地区终于有了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2006年11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陪同李瑞环同志视察温州,对两校合并后的温州大学建设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18年来,学校师生谨记习总书记对温州大学的亲切关怀、殷切嘱托,锐意进取、奋发有为。

学校高举“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精神旗帜,致力于培养“重实践、强创新、能创业、善管理、敢担当”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特别是近年来,启动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对接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温州市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积极打造智能制造、生物制药、先进材料、智慧建造等专业集群。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创业率、18个专业就业率、15个专业工资水平位居全省同专业第一。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2018年达到了98.1%。2009年、2014年学校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浙江省内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4所高校之一。

学校筑巢引凤,招贤纳士,建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各级各类人才工程入选者322人(546人次),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学校重视科研,成果斐然。近三年,人文社科方面获得国家级项目54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7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成果奖25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实现了我校乃至浙江省内高校(浙大除外)人文社科领域重大突破。自然科学方面获得国家级项目11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4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系温州市首次获得金奖荣誉,也是浙江省仅有的2个金奖项目之一。根据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2019年温州大学教师学术水平居全国第115位、省内第6位。

学校全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紧密对接温州“两区”建设、打造“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等重点工作。建成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2个省级科研平台、各类创新平台148个,成立9家独立事业单位法人实体性质的产业研究院,在低压电器、激光光电技术、生态保护、新材料、大数据等领域开展特色研究,已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

学校加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课题研究,做强温州人经济、民营经济、温州学、南戏、民俗学等区域特色研究,增强新型高校智库的咨政功能,努力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科学理论支撑和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2019世界大学排名,温州大学位列全国第120位、省内第8位;根据2019年7月ESI数据,ESI全国排名第141位、省内第8位;根据2019年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排行榜,学校位列全国第123位、省内第7位。2019年12月,学校成功迈进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温州大学师生把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亲切关怀、把总书记的肯定与鼓励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不断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发展,一所名副其实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正在浙南闽北赣东拔地而起,欣欣向荣。

引人引智 建设温州第一所中美合作大学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邦之兴,由得人”。注重民心相通,引资与引智并重,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就一以贯之的开放发展理念。2003年12月,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继文化“走出去”后,一场教育“引进来”的大戏拉开大幕。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人才智力资源。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面向全球招引人才、合作办学在浙江蓬勃开展。

2006年4月20日,习近平在杭州会见美国新泽西州前州长詹姆斯·麦格瑞维一行。他说:“今年是双方建立友好省州关系的第25个年头,我们要不断总结这些年的合作经验,推进双方共同发展。希望今年的25周年纪念活动能取得圆满成功,温州大学与肯恩大学的合作能取得成果。”

2006年5月8日,习近平亲自出席在美国举行的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协议书签订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温州第一所中美合作办学高校助推加力。他在讲话中,对温州肯恩大学创建、办学等提出了殷切希望。

2007年2月,习近平同志批示温州肯恩大学的申报工作,并指示推进批筹;到中央工作后,习总书记仍多次关心温州肯恩大学办学工作。2011年11月,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筹备设立温州肯恩大学;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温州肯恩大学。

2015年9月,习近平访问美国,出席在西雅图举办的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并发表讲话:“2006年,我在浙江工作时,出席了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的签字仪式。经过多年努力,温州肯恩大学去年正式设立,目前运转良好”。

温州大学作为温州肯恩大学的中方举办者,在温州肯恩大学初期筹建创办过程、以及之后推动温州肯恩大学建设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温州肯恩大学新校园建成之前,温州大学开辟过渡校区,并参照美方要求对过渡校区的教学设施进行改造,为温州肯恩大学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并提供学生宿舍支持。

温州大学参与温州肯恩大学理事会建设,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学科科研等方面合作。2012-2013年,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举办中美合作肯恩本科教育项目,招收经济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4个专业学生。温州大学对办学质量进行全程跟踪评估并负责对项目生的毕业审核工作。学生毕业后授予美国肯恩大学和温州大学学士学位,由温大颁发本科毕业证书。2019年5月,融合美国肯恩大学、温州大学、温州肯恩大学三方优质资源,洽谈联合培养生物学专业本硕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等。2019年10月,温州大学与温州肯恩大学共建海外招生平台,依托温大意大利分校,助力温肯招收侨生、欧洲地区华裔学生、海外留学生等,吸引“一带一路”国家优质生源,优秀华侨子女来温留学。

温州大学还大力推动两校师资共享、干部交流与党团建互动。温州大学为温州肯恩大学设置专用的事业编制报备员额,双方共同制定相应管理办法,为温肯更好地引进人才、稳定教职工队伍提供有力保障。温州大学还根据温州肯恩大学专业设置,筛选具有良好英文授课经验的专任教师赴温州肯恩大学兼职承担部分教学工作。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下,在温州大学的积极支持下,温州肯恩大学近年来建设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截至目前,已有4届1200多名学生毕业,约60%考入世界著名的顶尖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共接收留学生、港澳台侨生上百人,与美肯共互派超过1000名交流生。学校多项国际化指标全省名列前茅,被教育部与省委省政府列入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重点对象、浙江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

2019年1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温州肯恩大学变更办学事项的批复》函,同意温州肯恩大学办学层次和类别变更为本科学历教育、外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外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增设8个硕士和3个博士专业。这意味着,温州肯恩大学成为继温州医科大学后,第二所在温州本土培养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院校。

温州大学与温州肯恩大学亲如兄弟、血浓于水。两校将继续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为推动温州市乃至浙江省高等教育的更好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面向未来 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1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温州大学看望师生的动人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深深镌刻在师生的心里,激励着温大人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一路前行。

面向未来,学校提出“一个定位明方向、三大目标聚人心、三项改革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根据学校发展和区域布局的需要,学校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进一步明确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党委书记谢树华说:“在浙南闽北赣东3000万人口、10余所本科高校、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温州大学是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建成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既是温州大学的责任使然,也是温州大学的发展必然,更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谋篇布局的需要。在这个区域,温州大学既要‘站高位’,还要‘站C位’,要起到强有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围绕办学定位,学校提出创建省重点校、“升博”、以侨为特色的“省部共建”高校“三大目标”。创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事关学校的办学地位,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已于2019年12月成功迈进省重点建设高校行列。成功“升博”,事关学校的办学层次,全体温大人积极谋划,全力推进,对照预期指标不断完善博士点申报条件。创建以侨为特色的“省部共建”高校,事关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科学布局、夯实基础,相关工作得到中国侨联的充分肯定和省侨联、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定位已经明确,如何实现高质量建设,唯有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学校秉持“结构决定功能、人事决定动能、制度决定效能”的理念,大力实施“组织机构、干部人事、制度建设”三项改革。改革工作坚持调研开路,学校开展了办学历史上广度、深度、力度最大的调研活动,确定了34个调研课题,涵盖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办学治校的方方面面,并实现“三个全覆盖”,即“校领导班子牵头全覆盖,部门学院参与全覆盖,重点工作领域全覆盖”。调研形成可直接应用转化的成果报告42万字,为三大改革奠定扎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在深入调研50多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部门、学院设置基础上,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体系。例如,根据学科建设和经济社会需要,新设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将原法政学院的思政专业整体划拨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原32个机关部门进行撤销、合并、新增、优化,形成设置规范、上下对应、职能整合的管理机构。

学校利用集中换届契机,大力实施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退而安心”,推出“双五”办法,明确“七种”退出机制。新选任中层正职69人、中层副职98人、科级干部117人,换届后中层干部平均年龄44.1岁,40周岁以下的中层干部占比为26.4%,提任干部中有63%来自学校一流学科、重点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队伍“结构和功能双优化”,有效激发干部建设新动能。

同时,学校对342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出台“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任期目标责任制”等职责、考核、奖惩导向明显的核心制度120余项。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服结合,完善“学院办大学”的协同治理模式,实行“一个学院一套考核体系”,鼓励学院明确定位、培育特色,进一步把人权、财权、物权下放学院,有效增强学校宏观调控能力,激发学院办学主体活力。

学校党委书记谢树华说:“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有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势态,有学校全体师生的全情投入,温州大学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全体温大人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积极探索地方高校高质量建设之路,努力书写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