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在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中获佳绩
发表时间:2025-06-30浏览量: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青春助力共同富裕,由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学生联合会举办的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决赛圆满落幕。经决赛现场激烈角逐,音乐学院团员吴杰瑾从全省61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学生组特等奖(全省仅10项),取得我校在该项赛事学生组的最佳成绩。体育与健康学院团委书记周佳莼获教师组二等奖。此外,我校还获学生组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参赛 类别 | 参赛 组别 | 微课题目 | 姓名 | 学院 | 最终结果 |
红色教育类 | 学生组 | 从红土地到红船畔,听红歌里的山河回响 | 吴杰瑾 | 音乐学院 | 特等奖 |
青春奉献类 | 教师组 | 灯下的守护者 | 周佳莼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二等奖 |
青春奉献类 | 学生组 | 青春在“破”中攀登 | 章露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二等奖 |
发展成就类 | 学生组 | 稀土之镜:解码从生态伤痕到战略王牌的突围之路 | 李林欣雨 | 教育学院 | 三等奖 |
获奖选手风采展示
吴杰瑾《从红土地到红船畔,听红歌里的山河回响》
《从红土地到红船畔,听红歌里的山河回响》通过展示祖父手抄红歌的笔记本,引出红歌是革命先辈的家书,开启对红色家书的导读:讲述江西华屋村十七棵松的故事,分析《十送红军》中蕴含的军民鱼水深情,感受红军长征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的热爱;讲述《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分析《保卫黄河》激昂节奏如何凝聚抗日力量,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担当。分享“时代歌手”施光男的创作故事,阐述歌曲描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及对共产党人建设家园的激励,强调红歌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周佳莼《灯下的守护者》
《灯下的守护者》以“灯”为线索,讲述了不同领域守护者的奉献故事。卓嘎和央宗姐妹用护边的马灯,照亮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杜忠良用护岸的海灯,照亮人民的每一趟归途;西部计划志愿者用护苗的心灯,照亮青年的每一步前行。这些守护者是点灯人、掌灯人、守灯人,他们本身也是“灯”,他们用青春之“灯”照亮奋进之“路”。
通过本次大赛选拔出的优秀宣讲员,依托“温州大学2025年思政微课宣讲暨‘五四’表彰大会”“青年团校”“主题团日活动”等载体,为校内各学院学生会、团支部开展红色“青”微课宣讲。通过青年组织青年、青年带动青年、青年影响青年的方式,让青年大学生成为“浙”里故事宣讲的主角和主力,守护“红色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