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84年,现设有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开设土木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特色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筑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建有浙江省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平台以及温州市交通压电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3个市级平台,形成了超软土地基处理、交通压电工程等特色研究方向。
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1366人,其中本科生1023人、硕士生305人、留学生38人,教职工104人,专任教师78人(其中58人具有博士学位),汇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等各类优秀人才。2024年,学生升学双一流高校上岸率44%,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达93.81%,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省级及以上奖项30余项。
近五年(2019-2024),学院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2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主编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1部;授权专利188项,软件著作权33项;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一单位),其创新技术应用于温州永强机场扩建、市域铁路S1线等50余项重大工程,并推广至广东等沿海省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场工程规模面积累计2000万平米,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余亿元。
土木工程
【专业概况】
温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办于1984年,2004年升为本科,2007年被评为温州大学校级重点专业、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本科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入选“十二五”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十三五”浙江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十三五”、“十四五”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过专业,并在2017年-2023年连续七年获得温州大学最具竞争力专业。
【培养目标】
面向区域经济,适应现代工程建设及可持续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能熟练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与交叉融合理念,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与良好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以及自主学习提升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毕业5年左右,具备获得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执业资格的能力,能胜任房屋建筑、桥梁、隧道等相关领域的技术、管理或研究工作。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获奖
【主干课程】
力学类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BIM应用技术、土木工程实训,建筑工程结构、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管理、智能建造四个方向模块课程等。
“超软土地基排水体防淤堵高效处理技术”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办学特色】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 63 名,其中正高职称13名,副高职称18名,博士50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 人、国家⾃然科学基⾦杰出⻘年项⽬资助1⼈、教育部“⻓江学者奖励计划”⻘年学者1⼈、国家优秀⻘年科学基⾦项⽬获得者1⼈、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学英才3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5人、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4人,浙江省教坛新秀1人、浙江省重要教学比赛获奖5人。科研成果显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获奖 6 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29 项(面上项目 20 项)、省级项目19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51篇,主编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1部,获国内授权发明专利71项、美国专利4项。
实训设备
专业依托强大学科优势,对接工程认证要求,产学研深度融合,实践教学特色突出,建有国家创新创业产教融合基地-智慧建造、国家众创空间-建工ID创客空间、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市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国家-省-市各级教学平台,拥有浙江省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涂围垦及其生态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滨海软土地基防灾减灾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超软土工程技术与智能化监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滩涂围垦与岩土工程技术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温州市交通压电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市建筑节能减排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各类省市科研平台,教学科研平台完备。作为5个支撑专业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以独立专业获2022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形成工程认证全面标化、学科优势集聚反哺、地方政企深度融合的聚焦于实践创新特色的专业优势。
【就业去向】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国内外基建市场的蓬勃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土木工程行业将具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近年来,温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包括中建集团、中铁建设集团、中国三冶集团、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浙江建工集团、万科、碧桂园、绿地、中国金茂等世界500强企业或大型国企。学生考研质量高,被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
建筑学
【专业概况】
温州大学于1984年开设工民建专业,2000年开设建筑设计专科,2007年开办五年制本科建筑学专业并于2010年通过浙江省新专业验收。2011年建立温州市建筑节能减排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2012年建筑学专业作为“浙江省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开始“三位一体”招生,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学校最具竞争力专业(薪酬奖),是本校毕业生起薪最高的专业之一。2024年温州大学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2024年建筑学专业列入温州市本科层次高校“市级一流学科”建设名录。
【培养目标】
建筑学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 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主要在建筑设计单位、 教育和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建筑设计类课程、城市设计原理,城乡规划原理、建筑历史类课程、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设备、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安全与法规、室内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原理、美术、建筑制图与表达、绿色建筑设计等。
【办学特色】
1、主干课程“一对一”教学:温州大学建筑学专业通过设置各类特色理论与实践课程、多年级“传帮带”的设计工作室模式。主干设计类课程采用师徒辅导模式,严格按照《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要求,以1:12的师生比进行“一对一”课程教学,并为学生安排专属学习空间。
2、第一、第二课堂全渗透:建筑学专业以学科特色为基础,拓展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搭建全方位育人平台;开设《地域建筑概要》、《古建筑测绘实习》、《 社会实践“古建巡礼”》、《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数字城市》、《BIM技术应用深化》、《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建筑设计实践》、《建筑认知实习》、《美术实习》等一系列特色课程。
3、国内、国外全视域:温州大学建筑学专业以教学结合实践、传承地域文化、推动国际化交流为办学特色。持续开展“国际建筑周”、“建筑学毕业设计展”、“三人行”建筑专题沙龙等活动;构建行业交流平台。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与都灵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意中建筑协会、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四方签约仪式。四方协议为学生提供就业市场认知与学术职业的培训,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促进技术与文化方面的合作。
【就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各类建筑设计院所、城市规划院所、景观建筑设计院所、房地产开发部门、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项目开发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温州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包括上海华东院、绿城设计院、悉地国际、日清设计等全国知名设计院及设计事务所;万科、碧桂园、中国金茂等大型房产集团。学生考研质量较高,被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学院校录取。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专业概况】
温州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于2022年秋季开始招生,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首设专业。专业建设以学校实力雄厚的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浙江省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学科,并通过全国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三十多年来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该专业培养思路清晰,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设备齐全,这些都为开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培养目标】
以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资源复合利用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规模化开发利用所面临的迫切人才需求问题,秉持“立足温州、面向浙江、服务全国”理念,培养具有城市地下空间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利用、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复合人才。
【主干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基础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防灾减灾,岩石力学,地铁与轻轨工程,地下通风与环境工程,地下工程勘察与测试技术。
【办学特色】
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学校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资源复合利用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规模化开发利用所面临的迫切人才需求问题,秉持“立足温州、面向浙江、服务全国”理念,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为本科生配备专业导师一对一解惑,制定针对性的专业培养方案,加强对该专业的研究和发掘,最终培养具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利用、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复合人才。
【就业去向】
中国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快速发展并已走向世界,随着一带一路在国际社会的顺利开展,使得本专业持续升温,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推向新的高潮,使得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上升通道。毕业后可在地下空间开发建设领域等土木工程相关行业的国家机关、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科研院所、监理检测等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研究、监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继续深造可报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