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丨应用统计学丨物理学(师范)丨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院简介
数理学院是研究教学型学院,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涵盖数学、物理学、应用统计3个一级学科,拥有数学学硕、物理学学硕和应用统计专硕三个学位点,同时招收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教育专硕。学院拥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物理学(师范)、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4个本科专业。学院下设数学、物理、统计与信息科学3个系、1个实验中心和 7个研究所。拥有浙江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国家地震局卫星三频信标温州工作站。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浙江省重点专业、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浙江省“十四五”一流学科B类建设学科,物理学(师范)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优势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应用统计学是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校品牌专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1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高级职称53人(其中正高26人),占56%;博士学位79人,占84%。学院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级高层次人才、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151人才工程”、省高校领军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院士结对培养计划以及温州市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瓯越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瓯越海智计划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工程50余人次,拥有省优秀教学团队1支,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301人,硕士研究生284人。
学院教科研氛围浓厚,成绩斐然。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40余项;各类项目年均经费超过26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SCI收录250余篇。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合作申报)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浙江省高校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联合申请)1项、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1项。
学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作品曾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近三年,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150余项。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一、专业概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是温州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温州师范学院创办的数学教育专业。1988年温州师范学院恢复数学教育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应用数学硕士研究生,2007年开始招收数学课程教学论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8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著名温籍数学家姜伯驹院士、李邦河院士、陈大岳教授、季理真教授等都曾到温大讲座讲学,非常关心温大数学学科的发展,苏步青院士和谷超豪院士还分别担任过温州大学名誉校长和校长。环绕学院大楼建有苏步青谷超豪纪念馆、温籍数学家长廊、步青广场等。
▲时任温州大学校长谷超豪院士和数学系教师合影
▲温籍数学家长廊揭幕仪式
近年来专业发展更是不断实现新突破。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浙江省重点专业、“十三五”省级特色专业,浙江省“十四五”一流学科B类建设学科,并于2021 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温大数学学科获得C+的好成绩,位列全国第87位。在2021年5月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的中国学科评级中,温大数学学科位列B+等级。
二、办学特色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根温州、立足浙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富有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具有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掌握教师职业技能,具有反思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数字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中学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数学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能够继续升学和深造,拥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高素质人才。
▲数学专业学生参观温州大学苏步青谷超豪纪念馆
弘扬以苏谷两位校长为代表的温州数学家精神,致力于培养卓越数学教师和拔尖数学人才,依托“数学家之乡”的地域优势,突出“教育情怀深厚”和“师范技能扎实”两大特色,办学至今已培养出2700余名本科毕业生。据统计,温州市中学数学第一层次(特级、正高和名师)教师中,超过65%毕业于温州大学数学专业。
三、核心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教育学基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班主任工作实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育研究方法。
2.专业核心课程
抽象代数、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微分几何、计算方法、数学模型与实验、数学教学论、运筹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3.主要实践环节
见习、实习、研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思政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劳动实践、美育实践、科研训练。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正高10人,副高12人,博士32人,硕导24人。中科院陈恕行院士受聘担任兼职教授,国际组合学知名专家叶永南任数学系教授,多人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温州市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曾荣获浙江省高校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联合申请)、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五、教学资源与平台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师范技能培养平台主要由学校的微格教室和其他现代教育教学条件提供。学校微格教室设在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于2013年被批准为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2014年获批为浙江省“十二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中心现有实验设备2200余台套,使用面积6500平方米,实验实训室总数206间。中心拥有微格教室、书法教室、普通话训练与测试室、录音室等教学基本技能类实验室;拥有信息化教学设计实验室、摄影棚、多媒体机房等教育专业技能类实验室;拥有课程教学论观测室、工作坊等教育专业素养实验室等。在学校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本专业设有多媒体教室15个、教法实验室1个、多功能创客实验室1个、计算机实验室2个、智能化录播教室2个、全开放式师范技能训练区1个。
围绕数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积极建设“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即以专业学院为核心,通过整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资源要素,以中学为依托进行师范生培养的多方培养机制。目前已经建设与数学专业合作的实习实践学校共计81所,如温州大学附属学校、温州市实验中学、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温州市第十九中学、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等。
课程方面,近几年本专业建设有国家级一流课程《数学教学论》以及省级各类精品课程11项,出版教材2本。利用各类在线平台,构建数学核心课程体系,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与大数据分析能力。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师范技能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近年来就业一直保持高质量,多人被温州中学、宁波效实中学、温州实验中学等重点中学和区(市)县教育局录用,具有就业相关度高、考编率高等特点。升学率也稳步上升,不少毕业生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98%左右,如2022届毕业的学生,25%顺利升学攻读硕士学位,48.98%考取公办中小学教师编制,剩余同学大部分也进入民办学校或者其它教育机构。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数据显示,温大数学专业连续5年就业率、平均工资水平和就业相关度等方面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均名列前茅。专业还两度荣获温州大学最具就业竞争力专业综合奖。
本专业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历年学生作品曾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奖(Finalist)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近三年,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400余项。
▲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获数学类(低年级组)一等奖(学校首次)
▲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获数学类(高年级组)一等奖(学校首次)
▲专业学生在2020年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竞赛中获数学组全国二等奖
▲2022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特等奖提名奖(Finalist)(学校首次)
有30余年历史的"阳光"青年志愿者是温州大学重点校园文化品牌,曾获得浙江省志愿者先进集体,浙江省挑战杯一等奖,在暑期实践、敬老院帮扶、苏步青谷超豪纪念馆公益讲解等活动中,都展现出数学专业的青年志愿者们热情阳光、乐于奉献、充满朝气的精神风貌。
▲“阳光”志愿者参加社会帮扶活动
物理学(师范)
一、专业概况
物理学(师范)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也是温州大学老牌优势专业之一,有着深厚的办学积淀:专业于1960年开始办学,学校首批专业。依次获国家特色专业、省优势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荣誉。2003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点(学校首批),2007年招收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硕,2015年招收学科教学(物理)专硕,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获温州大学最具就业竞争力、最具职业发展竞争力两项专业综合奖。2020年获得温州大学最具就业竞争力专业综合奖、最具职业发展竞争力专业薪酬单项奖。2021年获得温州大学最具职业发展竞争力专业综合奖。2021年,成为浙江省首个物理学(师范)专业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2年获批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图1 物理学专业历史沿革
图2 悠久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众多的优秀校友
二、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物理教师、科学教师、通用技术教师、教育类或物理类研究型人才。
学业指导:一对一的学业导师制。
价值塑造:“党建引领、思政融汇、情怀厚植、师德践行”的特色四维师德涵养体系
能力培养:“专业能力筑基→师范素养强基→创新能力拓基”的三阶递进的卓越教师能力培养模式。
专业特色:以学促赛、以赛促学、赛学融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模式。
培养重点:师德师风、教育情怀、学科素养、实践创新和教学能力。
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5000多名专业人才,毕业生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政商领域等表现优异;培养出温州地区86.7%高中物理正高级教师(15人中13人,如表2)。
学生获奖:近五年斩获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等国家级奖项93项、省级奖项386项,人均1.2项,省级以上竞赛人均获奖率高达100%。
图3:物理学子获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特色活动:科普推广是本专业的特色活动。专业借助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和温州市科协等平台,自2015年以来,专业师生科普团队足迹遍及温州各县市区及杭州市,行程超10000公里,受益师生和公民超17000余人。
图4:部分科普进校园活动掠影
三、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教育学基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数学物理方法、量子力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物理学科教学论、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等。
实践实验课程:普通物理实验系列、近代物理实验系列、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与设计、教师职业技能系列、教育见习系列、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教具设计与开发。
四、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30人组成的高水平、高学历、结构合理、讲情怀敢担当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教授10人、博士23人,多人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温州市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温州市“551”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
图5:物理系教职工合影
图6:专业教师获得浙江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五、教学资源与平台
硬件资源:有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温州市软物质与柔性材料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可为学生师范技能、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等提供全面支撑。温州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浙江省首批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总面积3000平方米,资产总值1900多万,开设各类实验100多项
图7: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学科背景:依托于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点,设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光学等二级学科方向,其中凝聚态物理为浙江省重点学科A类。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去向
就业考编:就业质量高、考编率高。近2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7%以上。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对毕业一年后就业情况调查显示,专业学生就业率、毕业生平均工资和就业相关度等方面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均名列前茅。
升学深造:考研升学热情高、质量高。近4年近60名毕业生考入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伦敦大学等等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校,其中2025届有15位学生考研被录取,升学率达25.86%。
表4:浙江省教育评估院近年来调查结果
图8: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同专业的专业相关度排名
应用统计学
培养目标:统计师、精算师和数据分析师的摇篮
◆专业建设情况◆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温州大学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
·温州大学最具就业竞争力专业
·温州大学最具职业发展竞争力专业
·拥有应用统计专硕点
◆人才培养成效◆
学生培养突出实践技能和科研素养训练,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优良学风。2019-2023年累计获得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大赛等省部级以上奖项268项,其中学科竞赛省级一等以上奖项37项。
◆就业质量◆
近五年,统计专业考研率逐年提升,2022年考研录取率达26.7%。有50多位同学考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近三年,本专业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就业单位包括腾讯、阿里巴巴集团等高科技互联网类公司、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平安产险、中国人寿等保险企业、统计局和国税局等事业单位, 部分同学已成为卓越的数据分析师或行业骨干。
统计专业部分校友毕业发展情况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原名“计算数学”,1987年更名为“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因毕业生在软件开发与应用、数据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数学优势,1998年教育部将其更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本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学制为4年,毕业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温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至今已经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高质量本科生1000多人。
2006年:温州大学品牌专业
2019年:温州大学最具就业竞争力薪酬单项奖
2019年:温州大学最具职业发展竞争力创业单项奖
2020年:温州大学最具就业竞争力薪酬单项奖
2021年:温州大学最具职业发展竞争力薪酬单项奖
2022年:温州大学最具就业竞争力薪酬单项奖
2022年:温州大学最具就业竞争力创业单项奖
专业特色
学生团队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14)
学生团队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1)
学生团队荣获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14,2016,2018,2020)
学生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总决赛二等奖(2018);
教师团队荣获国家级一流课程一门,省级一流课程三门;
教师团队荣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教师获温州大学教学名师、温州市师德楷模、浙江省师德标兵等荣誉。
图1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总决赛二等奖
图2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图3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浙江省金奖
图4 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设计大赛一等奖
二、办学特色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科学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通过数学分析、计算方法、运筹学、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项目实践、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科学计算、软件开发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能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项目研发、大数据分析等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人才。本专业与北京软通科技、杭州钛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达内科技、杭州慧科科技等十多家科技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用于学生实习和实践训练。
三、核心课程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充分体现了国家强基计划,融合坚实的数学基础和扎实的软件开发技能,加强学校、企业、社区三方合作,充分利用优秀校友优势,构建了科学化、系统化、数字经济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涵盖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与处理、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六大核心领域,培养具有坚实数学基础,能进行系统化开发计算机软件、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数学类课程包括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线性代数)、解析几何、离散数学、概率论、常微分方程、运筹学,计算机数值方法(计算数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C高级语言、Java面向对象编程,可视化程序设计(C#),Python(大数据基础),数据结构、图像处理、网络编程(web编程)、移动开发(android),数据库系统、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基于python)、人工智能、软件项目开发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软件开发和大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是温州大学品牌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拥有博士学位16人,大部分教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或科研院所。专业能力强,师德风尚好,是本专业教师的特点。专业负责人何明昌教授是浙江省师德标兵、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教师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图5 信息与计算科学师资队伍
图6 浙江省师德标兵何明昌(左一)教授在颁奖典礼上(浙江省电视台报道)
五、教学资源与平台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温州大学品牌专业,集合了学校优秀资源,构建了“校内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中国大学慕课线上课程体系”四位一体的教学实践生态。依托计算机算法实验室、大数据库实验室、软件项目开发实训室,联合北京软通动力、杭州钛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慧科科技集团等共建的校外联合实验室,打造软件设计、项目开发、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等训练,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创业能力。
课程建设方面,以国家级一流课程《数据库系统》以及省精品课程《数学教育技术》《数据挖掘》等课程为引领,利用中国大学慕课源,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构建数学引领大数据核心课程体系,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与大数据分析能力。
图7 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考察学生团队软件服务外包获奖项目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去向
在当今数字经济时代,坚实的数学基础,加上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拥有这两种能力的人,是企事业单位的抢手人才,毕业生的薪金比其他专业有明显优势。2019年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麦可思报告中,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第一,就业满意度第二。2020、2021年毕业生薪金在浙江省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2018、2019、2020、2021年连续四年荣获温州大学“最具竞争力专业”薪酬奖,毕业生薪金在全校排名第1位。
近几年,毕业生除部分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外,其他毕业生就职于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浙江正泰、浙大网新、恒生电子股份等著名软件公司,毕业生深受各大企业欢迎。
表1 信算专业毕业生薪酬在省内18所同类高校排名情况
表2 信算专业毕业生薪酬连续四年位列全校前10%